“您好,龙虾城的厨余垃圾箱满了,麻烦安排清运。”9月18日晚7时,龙虾城虾皇店后厨内,工作人员将餐后虾壳、剩菜等分类装入垃圾袋后,统一搬运至门店外的餐厨垃圾集中点。见集中点的垃圾箱已装满,虾皇首席技术官罗志涛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城区“环卫服务信誉卡”上的联系电话。
20分钟后,潜江君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司机赵秋红驾驶着全封闭式餐厨垃圾收运车,稳稳停在集中收运点旁。他一边熟练操作设备吊装垃圾箱,一边介绍,龙虾城大型餐饮店多,垃圾量比普通区域大不少,他们每天固定清运3次,早中晚各一趟,遇到临时需求也能随叫随到。
“每一笔清运都有记录,后续全程可追溯。”装车完成后,赵秋红拿出台账签字登记。他说,清理后的空垃圾桶也会立马现场清洗,产生的废水也要装上车带走。收运车全程密闭,还配备了除臭装置,既能避免垃圾撒漏,又能减少异味扩散。
13公里外的生态循环产业园,是餐厨垃圾处置的关键阵地。当晚8时,该厂区内灯火通明,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垃圾被运至电子称重台,称重后送达卸料仓,顺着密闭通道进入处理系统。
“先将餐厨垃圾分离,分离出的每一种成分都有去处。”君集技术厂长梅泽坤揭开了餐厨垃圾物尽其用的过程。
在不同孔径筛网的筛选下,塑料、纸巾、筷子等无机固渣被快速分离,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转化为电能。去除无机杂质的餐厨垃圾,经除砂除杂后进入制浆机打成浆液,再通过三相分离机高温加热,进一步分离出废水、油脂和有机固渣。
“虾壳、米饭这类有机固渣,经高温发酵后会制成有机肥料,一桶300斤的有机肥料,市场售价可达30至40元。”梅泽坤介绍,分离出的废水会被先用于厂区设备冲洗降温,冲洗后的废水再输送至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每天能节省三四吨自来水。餐厨油脂提纯后会变成生物质废油,由生物能源企业加工处理后,最终可用于生物航空燃油。
截至目前,潜江市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系统已基本覆盖潜江城区。今年1至8月,全市餐厨垃圾累计收运9295吨,约为去年同期的2.5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1.83%。
“这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工作。”据潜江市城管委分管负责的人介绍,2019年以来,全市就开始部署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的意义和要求,并在杨市、后湖、广华、龙湾建立起四大片区的厨余垃圾处理片区。2025年,潜江市政府下决心完成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方面推进这项餐厨垃圾改革。
2025年1月,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项目试运行,设计日处置能力达60吨。4月25日,市政府召开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推进会,有关部门、市酒店烹饪协会及68家餐饮企业代表参会,逐步加强市域内餐厨垃圾管理,实行单独投放、统一收集、专业运输、集中处置。
各部门在这场工作中明确责任,相互协作。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宣传餐厨垃圾规范收运的重要意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引导餐饮公司参与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城区餐厨垃圾产生主体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抓好落实;市商务局发挥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作用,督促协会加强对餐饮经营单位指导;园林街道、泰丰街道及社区则指导辖区餐饮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行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处置,对违规处置行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查处……
与此同时,潜江市多部门建立起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黑收运”“黑处置”等违法活动的处理。由潜江市城管委办组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收运、处置餐厨垃圾的行为,对违法违规的产生单位和收运处置单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餐厨垃圾实行集中收运处置,将从源头上防范餐厨垃圾非法流向养殖场或回流餐桌。”潜江市城管委分管负责的人介绍,餐厨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守护市民群众健康、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将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餐厨垃圾的处置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